“我只是尽心尽力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只想让自己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这就足够了。”
——教师贺亚茹
教学与管理“双肩挑”
从企业职员到大学教师,贺亚茹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为了实现自己的教书育人梦,贺老师的付出远非常人所能想象。2001年,我校的信息工程学院刚刚起步,作为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科长,贺老师夜以继日地一心扑在工作上。缺老师,她就发动自己的同学、朋友、亲戚招聘优秀教师;缺规范性制度,她就与其他老师一起制定新的制度章程;缺设备,她就想方设法丰富理论课程……在她的领导下,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展开,并取得了较大突破。

贺老师不仅在教学管理上不断完善,更注重系统教学,先后主编了《Visual Foxpro6.0应用教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在《教育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贺老师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跟踪最新的学科发展成果,探索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由基础层、补充应用层、扩展研究层三个层次组成,并且加大了实验教学的考核力度,改革了考核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2013年该课程被评为了“西安外事学院校级精品课程”。
教育学生“有一套”
虽然在教学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贺老师却时刻不忘自己的初衷——让自己带出的每一个学生都变得优秀。为了督促学生备战英语四级,贺老师曾经每天早上7:30准时出现在教学楼门口,与学生一起背单词,每日的坚持取得了良好效果,参与进来的八名学生全部通过了英语四级的考试。而贺老师本人也有收获,顺利通过了学位英语的考试,拿到了硕士学位。
贺老师不仅重理论,还抽时间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到小区车位做调查,研究操作“自动控制管理系统”,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她所带出的刘晋锐等同学顺利进入软件公司工作。
“教学生,我在不断地积累经验,我最相信的教学方法就是因材施教。”贺老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应该多鼓励,多挖掘。对于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贺老师建议他们发展软件开发项目;对于做事认真、思维逻辑稍逊色的学生,贺老师建议他们发展设备连接、软件使用等方向……这样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令许多学生有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2013年,贺亚茹所在的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处理实验中心教学团队被评为西安外事学院优秀团队,贺亚茹也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2014年,贺亚茹被学校评为师德先进个人。
享受教学,工作就是美丽的
在2006年的高职评估中,贺老师扎实做好每一份工作,评估顺利地通过了,而她却因操劳过度病倒,并落下终生的慢性病。谈及此事,贺老师只是微微一笑:“只是自己体质不好罢了,忙起来的时候格外充实,挺开心的。”
虽然每天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格外繁琐,贺老师却乐此不疲,闲暇之余还专程到软件园进行培训,到校企单位学习培训。每到寒暑假,贺老师就浑身不自在,她说:“我就想着早点开学投入工作,我实在闲不住。”朴实的话语令记者不由地赞叹贺老师的工作热情。
“工作就是美丽的。”贺老师这样形容自己。
贺亚茹老师就是这样对教书育人这份工作满怀挚爱,工作的点滴已融进她人生的每一天。德育双馨,她当之无愧。
责编:武凡 编辑:张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