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许,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在得知这一灾情后,“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队员於若飞和队友们迅速召开紧急会议,8月4日从兰州出发前往灾区进行救援。
於若飞,西安外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加入民间公益组织“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参加过玉树地震、岷县510冰雹泥石流灾害、云南彝良地震、雅安地震、天水水灾、岷县722地震、云南鲁甸地震等多起大型灾害的救援工作。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他为甘肃和陕西23所大学、两所中学组织共47场防灾减灾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的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7000人次。他从2008年就开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资助贫困地区小学生700余名……
西安外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於若飞(图片来源:@於若飞 腾讯微博)
云南鲁甸地震救援 绝不放弃任何生的希望
从兰州出发前往灾区进行救援途中,经历三起交通事故,8月5日晚,志愿者终于赶到灾区展开救援工作,期间,於若飞主要负责遗体打捞和营地志愿者的协调工作。
在救援过程中,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战士谢樵在地震中为救援灾民而最终被山上滚落石头不幸击中后卷入堰塞湖激流中不知去向,於若飞和队友多次潜入浑水中进行搜寻,但寻找三天都没有结果,在得知谢樵已经遇难时,於若飞紧紧揪着的心更加悲痛,同样是20岁左右的青年,为了救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他化悲痛为力量,在痛心的同时加快了工作的进度,他决定要让每一位遇难者都入土为安,给死者最后的尊严。
在救援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云南鲁甸震区出现了多阵雨、雷阵雨天气,昭阳、鲁甸、巧家、大关等地极有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天生桥,是蓝天救援队入村最后一个补给站,队友们必须每天向深入村落搜救的前方队员运输补给,昭巧二级公路天生桥路段一直垮塌不通,卡车转越野转摩托最后转背篓,由人工送达。余震不断,每天高负荷的搜寻工作,徒步、中断的交通、疲倦饥饿中连续救援,他们连续30多个小时不能休息, 目前,於若飞和队友还继续在灾区为灾民们募集和运输补给物品。
8月12日凌晨2点,於若飞在微博中这样写道:“这几天灾区每天下雨,几乎所有的路都瘫痪了,到处山体滑坡,我们进不去,灾区的人出不来,队友们心急如焚,灾区那么多人吃不上,喝不上,让我怎么能吃下?心系灾区人民,队友们急得嗓子发炎,我们的亲人近在咫尺,却无能为力,辗转无眠,只能祈祷天赶紧晴朗!我们时刻准备着!”
救援中历险重重 他总是行走在生命的边缘
2013年的雅安地震牵动着全中国人的心,於若飞收到通知:“四川雅安庐山市境内发生7.0级地震,全体队员整装待命!”在赴往灾区的路上, 由于道路不通,他几乎徒步加搭乘车走了近40公里才到达灾区,进行连续七天高负荷救援工作,每天几乎只休息两三个小时。
救援中,他接到命令,队里的无人侦察机因为工作了两天最终没有电而挂在五十多米高的悬崖边的树枝上,他需要爬上五十多米高的悬崖把无人机“解救下来”,就在他爬到20多米时,突然间发生了余震,小石块砰砰地砸在他的救援帽上,此时他的头顶正有一块突出的大石,他紧紧地贴着峭壁,那一刻他不敢乱动,一不小心,生命就岌岌可危,二十分钟后,余震渐渐减小,他又咬着牙继续往上爬。可是就在他即将到达时,余震又一次发生了,他右边有块大石头瞬间掉了下去,队友们不停地呼喊他,无奈此时对讲机电池没有电,他回应的声音几乎听不到,50米的高度,他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内心的坚持,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三个小时。
偶然结缘蓝天队 从此生命轨迹不再平凡
2012年5月10日,於若飞的家乡甘肃岷县发生了冰雹泥石流灾害,他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加入了家乡的志愿服务工作,和几位大学生志愿者去灾区的山里发放生活用品。在此他遇见了为灾民挖水井的的蓝天救援队员,得知救援队第二天要去120多公里的九甸峡水库去打捞遇难者遗体。於若飞自告奋勇地为他们带路,长途跋涉了十几个小时成功地带领蓝天救援队队员安全到达指定地点,并帮助完成救援工作。
看着这个瘦瘦的少年,蓝天救援队队长赞许地看着他说:“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热爱公益、为灾民竭尽所能的人,加入我们吧,一起为挽救生命而努力。”本着对公益事业的热爱,於若飞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说,在这样的队伍中,和这样一批热爱公益、不畏死亡、勇于担当的人共同战斗,他仿佛找到人生价值。
要成为一名专业的蓝天队员,仅靠着一颗公益心是远远不够的,於若飞几乎全部自学完成急救等21门技能并经过考核,于2012年9月正式成为一名蓝天救援队的一员。之后,由于表现突出,被蓝天救援队北京总队特批为最专业、最高级别的“注册队员”(全国一万多名队员中,注册队员只有460余名)。
这是一个伟大的队伍,每一处灾害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而他们却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志愿者:有退伍军人、医疗工作者、公务员、教师、学生等等社会各行业的从业者。他们不求回报、没有工资、默默奉献、竭尽所能。他们无私奉献的支撑只是一个能帮助他人的信念。不做广告、不做冠名、不接受任何的商业捐助,为的就是能纯净地立足于公益救援的蓝天下。他们坚定的认为挽救一条生命高于一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团队——中国蓝天救援队。
坚守心中信念 让每一个中国公民享有应对灾难的能力
2012年9月底,於若飞被蓝天救援队北京总队授权为大学生队伍建设西北区总联络官。在陕西、甘肃分别建设大学生蓝天救援队。主要工作范畴为:为各大学志愿者提供免费的防灾减灾、自救他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在大型灾害发生后协助当地蓝天救援队做好后方物资募集工作。现在已联络发起建立西北大学生蓝天公益救援联盟、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正在筹建陕西大学生蓝天救援队。
在加入蓝天救援队前,他就一直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从2008年开始,他一直坚持对家乡周边地区贫困学生的资助和帮扶,每年都会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去看望他们。截至目前累计资助贫困地区小学生700余人。他瘦瘦的身体里不知道蕴藏了多大的能量,身为90后的他,却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成熟与稳重,更充满了同龄人所没有的豁达与释然。
现在的於若飞,在到灾区的现场后不再是傻傻地看着,而是想着怎么去帮别人。他说,当一双双期望的眼睛看着我的时候,当每一片废墟周围能听到的只有哭声的时候,我总会想想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他在和湖南电视台一位编导聊天的时候,编导说: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在听到这话时,於若飞更是觉得自己和应该把这些救援中的急救知识传播给大家,以便大家在危险的时刻知道自救。他不仅在本校多次为同学们培训急救知识,还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兰州大学等开展知识讲座培训,让更多人了解到一些自救知识。在过去的一年多里他为甘肃和陕西23所大学、2所中学组织47场防灾减灾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的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7000人次。
2013年4月13日,於若飞应邀到陕西师范大学宣传安全救援知识、传播蓝天救援理念(图片来源:@於若飞 腾讯微博)
在作为一名英勇的蓝天救援队员的同时,他更是一名平凡的大学生,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学生的责任和父母、师长的期望,他在完成各项救援任务的同时,通过勤奋学习没有荒废学业,他的学习成绩在专业名列前茅,并于2013年入围西安外事学院“十佳大学生”候选人。因为他知道,只有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为需要救助的人提供更好的救援,才能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延伸阅读:
北京蓝天志愿救援队
北京蓝天志愿救援队是成立于2003年,由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志愿发起组成的一个从事户外遇险救援的民间公益性团体。2008年11月,中国第一支由民间专业人士组成的紧急救援民间公益机构——“北京蓝天志愿救援队”发起成立。2010年9月2日,注册成为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成为中国第一支注册民间公益救援队。为其他民间公益救援组织的发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蓝天救援队自成立以来,一直担负本地区周边山区的志愿救援工作,已经参与组织山野救援行动一百多起。目前蓝天救援队在全国二十一个省,四十三个市都有分队,队员人数已超过10000人。
责编:武凡 编辑:张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