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要闻 -> 正文

黄藤董事长接受西安晚报专访 解读“教育梦 外事梦”

发布日期:2013年06月20日   点击量:

6月19日上午,黄藤董事长接受西安晚报专访,解读“教育梦 外事梦”,阐述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创业教育、文化产业教育、健康产业教育等四大办学特色,并对今年的高考考生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记者:当前“中国梦”是全国上下热烈探讨的一个关系国家命运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热点,如何实现“中国梦”是需要社会各行各业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民办教育界的领军人物,请谈谈您心目中的“中国梦”。

黄藤董事长:外事学院的梦想与习近平主席、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想法是一致的,我们的国家人民富裕,国家强大,从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足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媲美,达到平衡,在整个人类的进程中作出我们的贡献,为了共同的理想,国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要完成自己的工作,我们是中国民办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这个伟大梦想的进程中要做好自己的部分,那就是实现公民办教育的共同发展,与今天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一样,使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比如在份额上达到50%或以上,品质上出现与公办211大学一样的民办大学,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社会贡献、科学研究上与今天一流公办大学发挥同样的作用,为我们国家的梦想奉献自己的力量。一句话,就是真正实现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而在其特有的方面,如贴近市场、机制灵活等方面应该有比公立教育更优越的特性,为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提供服务,这就是我们的梦想,今天我们离这个梦想和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仅仅需要民办教育界同仁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整个国家作出努力,因为它不是民办教育自己的事情,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没有教育的发展就不可以实现中国梦,发展中国的民办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记者:学院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黄藤董事长:外事学院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是追求一流,二是坚持贴近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三是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四是把国际化作为外事学院发展的重要特色,我们将国际合作教育、创业教育、文化产业教育,健康产业教育作为外事学院的特色加以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总体目标。

记者:学院之前有三大突出的办学特色,包括国际合作教育、创业教育和文化产业教育,刚才您提到健康产业教育,能具体谈谈吗?

黄藤董事长:外事学院从它建校起,就是按照一个综合性的大学框架在建设,外事学院的医学教育已经发展了很长的时间,主要是护理、药学和口腔。那么在这几个版块上,过去在护理,特别是涉外护理方面我们做的工作比较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觉得仅仅办好护理是不够的,现在我们国家在实现中国梦,在建设强大国家的过程中,人民对于自己健康的关注,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对于健康的理解不再是过去的有病就医,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而是说让老百姓不得病,让老年人能够有一个健康的祥和的幸福的晚年。所以关注广大人民群体的健康和保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的护理,就是社会提出的又一责任。

而我们的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这个点上是比较薄弱的,我们所重视的医学院往往是以治病为目标的,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承担起这一块防病为目标的体系,培养关注健康的专业人群,发挥外事学院产学院结合的特点,要把它发展成为产业,这个产业我们计划是包括了器械,药学,护理、心理、运动这些领域,具体的外在形式有老年护理、有健康维护中心,有康复医院、有养老和疗养医院,有老年大学等等这样的形式,所以这是外事学院在过去国际合作教育、创业教育、文化产业教育之后,重点发展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领域,我们把它叫做健康产业。

我们的目标同样是和老大学或国家重点的医科大学相区别的,我们不是培养高精尖的医生,我们培养保健医生、理疗医生,全科医生,我们培养这些为维护人们的健康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我们建设和研究为普通人、老年人和特殊人群提供服务的包括疗养、医治、健康维护在内的等等产业。我们已经把医学院作为学校重点的改革实验区,相信在两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就会初见成效,而且我们认为这个方向是一个非常有社会需求,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方向,它不亚于我们之前的三个特色,是外事学院的第四个办学特色。

记者:现在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政策有什么改变?目前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另外,您对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怎么看?

黄藤董事长: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政策从总体的趋势来说越来越肯定,越来越支持。据了解,今年我们国家将召开中国民办教育的专题会议,出台支持民办教育的更加具体的政策,这些政策不再只是由教育部一个部门制定,而是由国务院会同各个部门共同制定的扶持政策。陕西省已经给省内的民办教育拨付了6个亿的财政资金,这在过去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因此我觉得民办教育从总体趋势而言是政府和社会越来越支持,越来越认可,方向越来越明确。但现在存在的问题依然是政府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没有找到应有的合适的办法,在强调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平等对待的同时,把民办教育几乎完全按照公办教育的模式在管理。即使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像教育部,有一个民办教育处设在发展规划司里,陕西省有一个民办教育处,但这个处室并不具有任何实际的管理职能。也就是说在招生计划、学生就业、课程设置、土地征用、职称评定等这些关乎学校发展的具体职能上,这些部门是没有权力的,而这些管理仍然是被分配在和公办教育同样管理的那些处室和部门里面,而这些部门又缺乏对民办教育的深入研究,往往会按照管理公办教育的模式和惯性来管理民办学校,这就使得民办院校本应有的灵活机制,贴近市场的特色,按照社会需求,举办应用型专业等民办高校所特有的优势被限制,成为现在民办教育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记者:外事学院在21年中培养了众多的栋梁之才和社会精英,最近外事学生李军勇攀珠穆朗玛峰,陈驹同学挑战国足,这都代表着外事的一种精神,请您具体谈谈。

黄藤董事长:外事学院办学21年,涌现了大量的优秀学生,我现在非常骄傲的是走遍全国各地都能看到我们的学生在很多企业成为骨干,有相当多的学生自己创业,据不完全的统计,创业企业营业额超过一亿的学生至少有30个,超过一百万的学生大概有上万人,另外我们十分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这是外事学院发展这些年来奉行的一个教学方针,给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所以在我们还没有音乐专业和表演专业的时候,我们出了很多的国家音乐比赛的冠军、亚军、季军。邓宁、吴琼都成为专业的歌手。其实他们在学校里学的都是英语专业,企业管理专业,根本不是音乐专业,而且我们也有学生成为国家级的竞赛运动员,进入国家电子大赛的体育队。在今年的挑战杯中,我们获得了五项冠亚季军,总成绩在西安高校中排在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倡导的个性化教育的体现,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的学生勇攀珠穆朗玛峰、发出挑战国足的呼声,这些现象在外事学院是很正常的,学校努力创造一个让学生们能够冒尖的氛围,我们的创业教育提倡的是搭建创业平台,营造创业氛围,扶持创业发展,不是要学校代替他们去做,而是营造一种氛围,让他自己走出来,只有这样才有生命力,才有挑战力。我们在各种科研和学科的比赛中也是遥遥领先的,外事学院在过去一年中获得省部级的各种科技立项22项,远远高出同类院校。所以我们的文化核心就是化鱼成龙,鱼化龙是外事学院的文化核心,我们希望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化鱼成龙。

记者:据我了解,学校的创业教育最近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评价,您能具体谈一下吗?

黄藤董事长:外事学院的创业教育有三大明显的优势,一个是建立创业学院最早,我们是全国最早在体制内正式建立创业学院的一个大学。第二是我们把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向全体学生普及也是全国第一个。第三就是我们的创业学生数量和创业成效比较显著,在这三个方面,外事学院创业教育都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去年被我们的新华社评为全国创业创新的优秀单位,教育领域唯独我们一家,为此新华社专门写了内参,向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省领导通报外事学院的创业教育经验,因此也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

记者:今年外事学院和陕师大达成了互相帮扶的合作协议,这将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黄藤董事长:外事学院作为一个民办大学,作为一个举办时间相对较短的一个新的大学,我们虚心地向公办大学学习,我们把国外的教育教学经验引入校内,很早就和澳大利亚的学校进行了合作,也更加重视国内教育资源和老大学对我们的支持,我们过去聘请老大学教师、聘请骨干学科带头人,很多大学都对我们进行了支援。我们又重点的和陕西师范大学结成了帮扶的对象,陕师大对外事学院开放了所有的科研和教学的平台,为我们培养年轻教师。我们希望通过虚心的向老大学学习,主动请老大学帮助,迅速提升外事学院的科研、教学和学生培养的水平,缩短向一流大学迈进的时间,共同建成我们的国家民办和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作出贡献。

记者:在建校21周年这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学校和您个人获得了很多荣誉,学校代表中国民办大学荣登CCTV中国年度品牌榜,您和北京大学校长、复旦大学校长共同获得中国好校长的荣誉,对您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给您什么样的启示?

黄藤董事长:外事学院在办学21年里,无论是学校,还是我个人都获得过众多的名誉、奖励,但我觉得这都是社会对我们的鞭策,社会对我们的承认。也就是说它更加激励我们把民办教育,把外事学院办好。我一直说我个人不仅是办一所学校,更要为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探索出一条道路,也要为陕西民办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去年我们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我感觉到这个份量的巨大,一个是站在中国CCTV中国年度品牌榜的领奖台上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对中国民办教育和民办学校的认可,把它作为国家品牌推出,我站在中国好校长领奖台的时候感觉到社会对民办教育的青睐和重视,我们是很感动的,所以我们没有把它作为骄傲的资本,我们确实把它看作一个鞭策的动力,我们觉得更加有责任把我们自己的事做好,为我们的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我们要珍惜这个荣誉,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记者:您对今年高考考生有什么建议?

黄藤董事长:高考是一年一度的,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走进自己的理想大学,也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自己的心愿,但我想对考生说的是,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它的毛入学率仅仅也只有30%,30%是什么概念?就是100个应该上大学的适龄青年,只有30个能够坐在高校的教室里,所以我希望我们的考生珍惜每一个录取的机会,珍惜每一个能够填报的志愿,珍惜每一张录取通知书,使自己能够成为有限的30%中的一员,而不要轻易地放弃一个机会,也不要因为心目中所向往的大学或者目标没有实现,所以也把其他的机会放弃掉,这将成为终生的遗憾。

同时我要给大家讲的是上大学,我们实际上是有多重的目标,除了学到一技之长,能够找一个满意的工作以外,就是完成自己一个教育的阶段,积累知识,让自己的一生在观察世界,在适应社会,在人生中站在另一个更高的坐标上,不仅是找工作,而是过人生、过生活,这应该是我们上大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我觉得考生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接受社会的选择。不仅仅是单一的来按照自己意愿让社会适应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最好的,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希望那些热爱国际教育,热爱创业,热爱文化产业,热爱健康事业,希望成为一个应用型的有用人才的学生能够到外事学院来,这里是最适合你的。(文字整理/周肇星)

责编:宋力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