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要闻 -> 正文

精雕细琢砺学术 笃行致远启新程——我校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有序开展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3日   点击量:

近日,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安排的通知》和《西安外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我校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各学院、系(专业)前期系统部署,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有序开展。

5月10日上午,理事长、校长黄藤教授,各学院领导、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及毕业设计(论文)督导督查小组,深入各学院学生毕业设计答辩现场,了解并检查答辩工作。黄藤校长在答辩现场查阅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听取了学生汇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讨论交流等答辩全过程,对于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与能力展现以及指导老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他还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过程,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对继续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是紧扣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持续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方向培养的力度与深度,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二是严肃学术素养,严格过程管理,持续完善全流程、闭环式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督保障体制机制,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与水平;三是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特别是要加强指导教师的学术指导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保障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理事长、校长黄藤教授带队深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现场

从检查过程来看,整体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平稳有序,学生按时到场,准备工作充分、态度认真。各答辩小组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履行答辩职责,以耐心细致的态度指导学生完成论文修改完善工作。面对答辩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各部门迅速联动,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全方位保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现场

人文艺术学院院长王冠带领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督查督导小组到各答辩组检查准备及组织实施情况,13个本科专业的157个答辩现场布置规范,答辩流程严谨有序。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通过PPT演示,从研究背景、目的、方法、过程、结论等方面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详细阐述。答辩小组的专家和老师们从专业知识、研究创新点、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提问。老师们以严谨、专业的态度,指出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学生能认真记录,积极回应。

商学院院长舒忠带领院领导一行,到各个答辩小组检查准备及组织实施具体情况,并在全院遴选推广了答辩样板间,亦是对各系部专业的督促与示范推广学习。11个本科专业的73个答辩现场井然有序。答辩现场布置严谨规范,组织严密,各答辩小组都摆放桌签、悬挂横幅。旅游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着正装认真对待答辩,展示出了师生学术的严谨性与对答辩的敬畏感。答辩工作在流程规范性和学术深度上均有明显提升。答辩期间,院领导还逐一走访各答辩现场,与评审教师及学生深入交流,要求各答辩小组“严格标准、公平公正、注重创新”,要求学生珍惜答辩机会,耐心听取评审教师意见,认真修改完善,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院督导组成员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对答辩过程中个别学生论文陈述时间分配以及学生论文创新性等,现场提出了指导建议和意见。

人文艺术学院、商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现场

工学院院长李玉忍协同学院相关人员对7个本科专业共66个答辩现场进行巡查,各答辩现场秩序井然、规范有序,过程组织严谨周密。在答辩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毕业设计成果,例如电子信息工程学生能高效完成电路设计、焊接与调试,熟练运用单片机、ARM等开发工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单片机论文都有实物演示,体现学生动手过程,PLC项目都有与组态联合仿真过程演示,达到项目综合设计的目的;物联网工程学生紧密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老龄化社会服务等热点领域,展现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的育人特色。答辩小组的专家和老师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创新性、与前沿技术融合应用、设计思路等提出了建设性指导建议和意见。

医学院院长杨帆等院领导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全过程进行跟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督查督导小组对5个专业66个答辩现场进行详细检查,整体显示答辩流程组织严谨,整体工作有序推进。学生在陈述环节,紧密围绕临床实际需求与医学领域研究热点,深入阐述研究课题的应用价值。针对当前老年慢性病发病率攀升的社会现状,部分学生开展护理干预相关研究,致力于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研究方法与过程展示中,学生们结合详实的实验数据与丰富的临床案例,系统介绍文献研究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对于临床调研类课题,也细致分享了问卷设计、访谈实施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全过程。最后,学生们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并提出独到见解。医学院高度重视并邀请多位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资深教师担任答辩评委。评委凭借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针对学生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严谨性等多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问题,并给出了指导建议和意见。

工学院、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现场

国际合作学院院长郭新华组织国际合作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督查督导小组对各答辩组准备及组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9个本科专业33个答辩现场布置规范,学生陈述、教师提问、学生答辩等环节均规范有序。答辩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确保答辩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国际合作学院领导和督导组成员针对个别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以及论文创新性等,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和意见。

创业学院副院长贾怀忠组织创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督查督导小组对2个本科(创业方向)商业计划书答辩组准备和组织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巡查。答辩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聚焦新兴市场空白领域,深入剖析项目发展潜力,着重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维度阐述项目创新点,凭借独特的产品定位与服务理念,凸显项目特色优势。各答辩团队的项目均锚定前沿领域,以技术革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清晰明确。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多元,涵盖计算机科学、会计学等多个领域,专业能力相互补充,为项目的高效推进筑牢根基。答辩小组的教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行业经验,对商业计划书进行细致审查,针对财务数据准确性、市场分析合理性等关键环节提出专业问题,深入剖析项目不足,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国际合作学院、创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现场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及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学校各级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组织实施工作,各单位精心准备、严肃过程、严格流程,特别是预答辩环节的实践检验,为后续正式答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单位将继续保持严谨务实的学术精神,严格贯彻理事长、校长黄藤教授对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明确要求,不断完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督保障机制,不断强化教师学术素养和指导质量,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来源/教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