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陕西赛区省级复赛落下帷幕。经过多轮激烈角逐,西安外事学院参赛团队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出色的现场发挥,在本次大赛中表现优异,获奖数量实现新突破,共斩获奖项32项,包括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23项,充分彰显了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扎实积累与持续进步。



在备受关注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中,我校学子聚焦社会热点,深入基层实践,展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其中,《水乳窖融—全国最专业解决水窖水问题先锋军》项目凭借其独特的创意、扎实的调研和可行的落地方案,在众多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勇夺该赛道金奖,成为本届赛事中我校项目的突出亮点。此外,我校在高教主赛道、职教赛道等多个组别中均表现稳定,共收获银奖8项、铜奖23项,项目覆盖新工科、文化创意、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体现了我校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
我校始终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强化导师指导、营造双创文化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本次大赛成绩的取得,正是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成果体现。
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大赛为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完善项目培育与转化机制,持续赋能学生成长成才,为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 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金奖与银奖统计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赛道 | 参赛组别 | 获奖 | 
  
   | 1 | 水乳窖融—全国最专业解决水窖水问题先锋军 | 于攀龙 | 于攀龙、高琳烊、吴凤仪、赵子皓、刘江博、张杰、李乐、杜佳、杨思甜、李星宇、马有昌、钟德义、王云山、贺伟 | 谷江东、潘君、杜红亮、马琳、侯鸿平、焦特璟、张阿梅、李旻桀、徐卫涛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金奖 | 
  
   | 2 | 咸消甘至——太阳能苦咸水净化先锋 | 刘江博 | 刘江博、李乐、单雅楠、游贻翔、孟子轩、王恬怡、何平、邓玉豆、赵子皓、袁博、郝坤钰、张佳艺、杜雨岩、马有昌、李星宇 | 谷江东、潘君、杜红亮、马琳、崔战友、张耀都、李旻桀、徐卫涛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银奖 | 
  
   | 3 | 鼓韵新声—传播中国传统鼓乐新魅力 | 李明祚 | 李明祚、王樱淇、吴雨涵、李俊琳、冀莹莹、马璇璘、杨静、王逸璟、王皓昱、薛思杰、刘力源、李禹熹、邢博轩、王涵、何昭 | 高湲、兰晓斌、朱海明、李峰泉、杨在华、赵鹏、李文倩、路章伟、周振华、薄鸿宇、吴娜、昂圣诚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银奖 | 
  
   | 4 | 智能鹰眼-国内高端四轮定位仪传感器总成领跑者 | 徐志发 | 徐志发、胡景怡、王奕文、董昕玥、何子浩、刘耀徽、石杰、孟双喜、聂鑫勃、马渝翔、孙郡晨、Daniel Felipe Betancourt Zapata、陈昕宇、陈浩南、王士杰 | 马强、郭新华、苗壮、宋新海、徐德洪、张仲军、姚雨蒙、侯宏录、巨永锋、梁建海、杨在华、Mohsin Khan、罗婷婷、任思娴、刘可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银奖 | 
  
   | 5 | 激浊扬清—生物基微塑料高效吸附剂 | 陈奕菲 | 陈奕菲、贺子懿、徐许进、韩谯谯、蒋玉琴、成玥琳、张高越、吉贞菲 | 张旭、李旻桀、刘润娜、付潇、周晓燕、张帅、张雨青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银奖 | 
  
   | 6 | 种芯智育——DNAParse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标准系统 | 王天翔 | 帅嘉荣、艾境涵、李东方、牛健、杨舒棱、黄凯楠,韩谯谯、李国良 | 舒忠、李毅、王斌、张娟、王敦海、胡一波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银奖 | 
  
   | 7 | 千钧灭菌-超高压射流开启安全新纪元 | 孙立菲 | 孙立菲、赖婉熠、路洁倩、姜历历、陈芊帆、陈玉、刘婉悦、张业征、翁梦婷 | 赵玲、李鹏、侯新江、白韧、张国立、梁晓庆、刘小虎、赵欢、王茜、田盼、安颖、许茹、王盛民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银奖 | 
  
   | 8 | 歌悦科技—人体工程学声乐辅助器 | 叶紫豪 | 叶紫豪、杨易灵、郭倩瑜、王雪力、董雅君 | 刘显升、李旻桀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银奖 | 
  
   | 9 | 陶感奇探—高性能织构压电陶瓷 | 李嘉豪 | 李嘉豪、唐贵林、杨涵冰、石瑞奇、何平、李文博、孙瑶、贺鹏翔、杨子墨、燕达航、张文轩、高思致 | 张阿梅、侯鸿平、杜红亮、马强、马雄风、董婷婷、毕升、张志敏、廖娜、张改莲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银奖 | 
 
来源/创业学院
编辑/张思怡
责编/武凡
审核/何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