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推普氛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9月18日下午,由我校人文艺术学院主办的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活动在南校区金色小厅举行。我校人文艺术学院院长王冠,副院长刘山河、相关系部负责人与师生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舞台上的灯光亮起,宛如月色飘落,柔美而不显纤靡,朦胧却不失清晰。月光下,同学们迈起轻盈的步伐,随着音乐的律动,手中灵动的扇子起起落落,呼呼生风,一张一弛间,队形交错变换。《中国风》的舞蹈,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余音未尽,萦绕全场之时,四位主持人走了上来,他们用铿锵的语言,昂扬的语调正式宣布本次推普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是中文系17级5、6班同学带来的集体朗诵《我爱我的祖国》,月是华夏明,家是祖国亲,在他们饱满激情的诵读声中,让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
紧接着,广电系的两位同学带来的朗诵《中国万岁》更是让全场沸腾起来。在沉郁顿挫的音乐陪衬下,祖国所遭受的一幕幕画面随着二人充满激情的声音清晰展现在你我面前。70年风风雨雨,坚韧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直面时代洪流。
随后,中文系王子嘉老师登场,她用标准普通话朗读着巴金名作。说普通话,传神州音,表华夏情,二十余年推普活动不懈追求。汉语的美感与魅力,从舞台上弥散开来,犹如清泉下绝涧,浸染着整个会场。

人为什么而存在?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复杂深刻的问题人们或许永远也无法给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答案。不过此时,在我们推普活动的现场,表演系陈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黄藤董事长的《为什么活着》。听罢,所有人或许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活着,首先就是为了文化的延伸,为了汉语的传承,为了我们全民族共同的明天。

接下来,是中文系18级5、6、7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集体朗诵《我的梦》,以及教育系邵子枫、张磊老师,中文系马金玲老师及张芳、王涛涛等同学展示硬、软笔书写。我的梦,我们共同的梦,需要最标准的汉语来传达,需要最规范的汉字来铸造!
随着美好梦想与美好现实的最终结合,18级1、2、3、4班的同学们随之为我们带来了小型剧《南腔北调》。同学们幽默诙谐的表演展现了当代青年的活力,也为我们带来了轻松的气氛。在展示各自家乡方言的同时,推广普通话的核心意义也随之体现。

在此之后,舞台上响起了悠扬婉转的琴声,和着同学们的朗诵声,汉语那特有的音韵美仿佛穿过层层历史迷雾,四散在金色小厅的空气之中。原来是古琴系及中文系17级1、3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共同带来的视听体验。在乐声与语音的融合间,传统与当下不再存有界限,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民族文化延续的见证人。
淡泊简朴,寂寞轻灵的琴声虽已散去,但那沁人心脾的曲调却依旧萦绕在我们耳旁。随后,是广电系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朗诵《献礼建国70周年》。

同一个国度,用同一个梦想联结,同一个梦想,用同一种语言沟通。在活动的尾声,是广电系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的朗诵《唱响中国梦》。
最后,由中文系副教授李薇老师为这次普通话推广活动做总结发言。
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以来,祖国的建设不仅需要科技领域的创新,更需要国家语言文字的统一和规范。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
我校向来重视普通话的推广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重担,而规范化的用语和书写,正是这项使命的前提与核心。不忘初心,着眼未来,从生活做起,从身边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