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陕西日报:学院版《白鹿原》横空出世----90后“原的后生”重新解读经典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06日   点击量:

2016年5月6日第4版

本报记者 徐超

“白嘉轩引以为豪的是一生中娶过七房女人”,小说的开篇成为话剧的开始。夹杂着秦腔的韵律与叫板,一群以90后为主体的“原的后生”,将观众带到百年前的“白鹿原”上,重温那一曲农耕时代的挽歌。

5月4日,继北京人艺版、陕西人艺版之后,由西安外事学院影视艺术学院院长、西影集团导演赵思源倾力执导,戏剧“梅花奖”得主、表演艺术家吴京安担任导演并领衔西安外事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师生演绎,学院版话剧《白鹿原》经复排后再次在古城上演。

“这咋就不是个梦”,“白嘉轩”的悲怆长啸,穿越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在三秦大地彻夜回响。

高雅艺术要走出校园

“校园是话剧最有营养的土壤”,带着西北硬汉的粗犷,吴京安版的“白嘉轩”腰杆挺得笔直,“《白鹿原》在中国乃至世界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外事学院不是北京人艺那样的专业团体,也没有陕西人艺那样悠久的历史,学院版、第三版《白鹿原》靠什么吸引观众,我们怀着崇敬之心、敬畏之情,‘在原上’行走,‘在原上’探索,‘在原上’摸爬滚打,重新架构、重新解读这部文学巨著,以当今视角来看《白鹿原》,以出世的态度去做入世的文章,突出时代变迁所不变更的正能量,把最美好的和历史印记的东西着重打造呈现。而这正是西安外事学院要带给所有观众《白鹿原》的精髓与当今时代的意义。民办院校做出这样的大事,值得被文学所记载,能够参与其中,我深感荣幸”。

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有着深刻的理解:高雅艺术不但要进校园,高雅艺术更要走出校园,大学生不仅是高雅艺术的接受者,更应是高雅艺术的传播者,高校不仅是接纳和传承高雅文化,更有责任传播和引领社会文化和社会风尚。

“真是太精彩了”,当大幕落下,外事学院版话剧《白鹿原》收获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前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不吝赞美之词:学院版《白鹿原》的横空出世,让高雅艺术走出了校园,外事学院继承了我国戏剧教育的光荣传统,按照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尽了最大的努力将陕西人民非常珍爱的文学财富白鹿原搬上了舞台,对于陕西教育界陕西文化界具有重大意义。

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接受采访

外事版的产教结合

“西安外事学院正在改革教学方式,影视艺术学院提出的明确目标叫‘以演代教’,主要的特色就是把学生放在实践中,让学生从走进校园起就走上舞台,在舞台上学会演戏而不是在教室里学会演戏,在教授文化课、传授技能的基础上,力争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际舞台上演出,这样培养的人才,将来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对于产教结合版的《白鹿原》,黄藤认为,“这一版话剧《白鹿原》正是外事学院的改革成果。《白鹿原》是一部比较难得的剧目,因为这个剧目第一有陈忠实先生厚重的名著做后盾;另外有陕西省委省政府、如文化厅、教育工委、教育厅政府各个方面的鼎力支持和推动;第三有我们学校一群专兼职教授们的热情奉献。各个方面都在通力合作,打造出来了一个非常高水平、经典的《白鹿原》,而这个剧目又是在北京人艺、陕西省人艺排演的《白鹿原》话剧之后,也就是说必须在巨人肩膀上,再站出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它是属于比较典型的,让高雅艺术出校园,这是除了创造经典剧目之外,我们在思考和努力达到的一个目标。通过此剧,学校和社会无缝接轨,外事学院不仅在学习和适应社会,更要引领社会,这才是一所大学的情怀与担当”。

2007年7月,西安外事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办学机制高度灵活的优势,整合了学院下属人文学院、商学院等涉及文化产业的传媒、艺术、旅游等专业,创办了陕西省第一家文化产业学院。成为省率先关注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高校,以产教融合的模式,先后投拍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女马帮》、《广告风云》,合拍了《国门英雄》、《阳光路上》、《画皮2》等重要影视剧作,聚集了一批戏剧影视人才。大量文化产业实践在为各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的同时,也为文化产业教育探索出一条“产业引领,产学结合”的新路。

“舞台上近100名群众演员中,大部分是西安外事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大一刚入校的新生,除学生外,还有客座教授,外事学院影视学院老师等。过去是艺术作品进校园,但这一次我们尝试以学校为主体出作品,再进行推广,走向市场。以师生结合的大型巨作,这种阵容在全国范围来说几乎没有”。西安外事学院影视艺术学院院长、西部电影集团导演、田小娥扮演者赵思源介绍,“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断感受、体会、学习。巨作离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很远,利用学校影视系优秀师资与学生队伍的优势,我们完成以演带教,边实践边感受,这种产教结合的创作过程是青春的,朝气的,带给观众是惊人的浪漫,未见过的执著,阳光般的理想,如‘原’一般坚实的信念”。

学院版《白鹿原》剧照

引进来 走出去

2007年,肖云儒受聘担任外事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对于《白鹿原》的成功演出,他深有感触:这出戏由西安外事学院演出,这是中国民办应用型大学探索新的艺术教育途径的一个出色的成果。以舞台实践的教学互动,带动学生的历史、道德、文化、艺术、技巧的全面学习探索。一次经典剧目的演出,将给学生们的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终生受用。

“文化不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图强的精神动力,它更是一项有着极大价值的经济力量,对陕西来说,文化产业对全省GDP的贡献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黄藤勾勒着外事学院的文化产业版图。“外事学院将来面对市场的不仅仅是这一部话剧,而是各个领域。我们既然让学生在一线中实践,那这个一线必须是真的,必须直接面对市场,包括营销、酒店、旅游等其他专业,都是一样的目标,真正在市场上来锻炼和锤炼学生,目的就是要培养出一批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与服务的专门人才,为文化市场管理与经营、媒体创意等服务,全面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教育以来,西安外事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在影视动画、广告设计与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作、广播电视新闻学、园林等多个专业领域通过创新改革,紧扣市场脉搏,实现了学科建设与市场的零接触,已培养出了英皇签约歌手吴琼、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路云飞、当然音乐签约歌手邓宁、陕西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岩、出版多部长篇小说的年轻作家李浩等4000余名文化领域的专业人才,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学院版《白鹿原》剧照


责编/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