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要闻 -> 正文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举行 黄藤校长敬献“天子长安”编钟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5日   点击量:

4月4日清明节,乙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庄严举行。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人文初祖圣地,以九献之礼恭拜轩辕黄帝。典礼现场,由西安外事学院黄藤校长创制、陈列于轩辕殿的“天子长安”编钟尤为瞩目,为典礼再增神圣感、礼仪感和人文内涵。

上午9时50分,随着典礼仪程开启,轩辕殿内111枚青铜编钟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这套总长达21.55米、音域横跨七个八度又一个小二度的编钟集群,是黄藤校长历时十载潜心复原周代“天子宫悬”礼制铸造而成。钟架纹饰鎏金,铭文古朴,2023年以世界最大规模的编钟载入吉尼斯纪录,并获得国家5项专利,是迄今为止枚数最多、音色最好、音域最广的天子级编钟,无论规格、钟枚数、音域、音色,还是铭文、纹饰,都展示出礼乐重器的磅礴之势,见证着当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作为编钟创制者,黄藤校长在典礼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编钟敬献黄帝陵,是以庄重仪式传承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更是文化工作者责任与担当的体现。编钟作为中国古代礼乐重器,与黄帝陵所承载的民族情怀和文化内涵高度契合。钟声响起,不仅是音乐,更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召唤。”这位深耕传统文化教育三十载的学者和开拓者,已构建起涵盖本原儒学、本原诗歌、古乐焕新的诗礼乐传承体系,所创办的西安外事鼓乐团更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使者”。

典礼中,西安外事鼓乐团以古琴名曲《神人畅》揭开序礼篇章。琴师指尖流淌的苍劲旋律,如江河行地,又似日月经天,将“天人感应”的哲学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向海内外中华儿女展示了中国古乐的魅力。黄藤校长在乐团演出前慰问了乐团人员。

典礼结束后,“天子长安”编钟将长期陈列于轩辕殿里轩辕黄帝像石碑旁,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谒祖、传承民族精神的又一个文化承载。


文/李泽林

责编/武凡

审核/宣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