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要闻 -> 正文

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西安外事学院青年博士成长记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0日   点击量:

博士,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层次,是代表高校科研水平的高端人才,也是迈步一流大学的“硬核”指标。

近年来,西安外事学院高度重视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将博士人才引进工作写入学校事业发展报告,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博士汇聚外事,他们在这里筑梦、追梦、圆梦,与外事共成长。

在这里,与外事共成长

“我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来外事工作已经四年了。”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健博士说。

作为一名文学博士,李健来到外事后,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等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还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其论文《道“悦”与道“救”:老子之道的情意性特征》,凭借深刻的学术见解在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三等奖。除了学术上的诸多建树,李健还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比如,由他发起的每年一届的“生命道学论坛”,邀请知名专家进高校开展学术演讲,在学界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他还为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捐赠明刊古籍《尔雅》,该古籍荣获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古籍展演一等奖;另外,他为西安外事学院教育基金会捐赠了传统文化基金五万元,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四年来,李健见证了外事的发展,自身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刚来的时候,我还是一名讲师,学校给我提供了很多机会,让我主持、参与了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使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教学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去年已经破格评上了教授。”

谈及在西安外事学院工作的感受,李健说:“学校对青年博士教师非常重视,积极搭建平台,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大家出去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比如,学校支持我加入了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并担任了理事,让我有机会和更多高校优秀的专家、教授一起交流、合作,对我的帮助和提升非常大。”

除了李健,西安外事学院工学院杜红亮博士也对学校的培养和支持深有感触。杜红亮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来到西安外事学院任教。

“这几年来,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重视和培养,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学校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杜红亮说,“比如,我想做一些横向课题,学校就积极帮我联系相关合作单位;我想在科研方面做出一些成果,学校就大力支持我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另外,学校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

近年来,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杜红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荣获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等。与此同时,他带领的团队获批了陕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和杜红亮高端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创新工作室。值得一提的是,杜红亮在去年还荣获了“全国优秀教师”“陕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像李健、杜红亮这样的青年博士,在西安外事学院还有很多,他们在这里实现抱负,与外事共成长。

在这里,感恩母校再出发

西安外事学院在积极引进青年博士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悉心培育本校学子攀登学术高峰。一批批经学校培养的优秀学子,如今已顺利完成博士学业,回归母校任教三尺讲台,以躬身实践诠释着对母校的感恩。

“我2006年在西安外事学院求学,后来读了博士,从韩国东亚大学毕业以后就回到母校任教了。”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罗婧博士说。

谈及回归母校任教的原因,罗婧说:“首先,我非常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在这里我度过了青春期最美好的时光,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其次,母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和平台,让我能够在这里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回到母校任教后,罗婧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和科研活动。她先后主持、参与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论文,荣获了西安市导游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和罗婧一样,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李文倩博士也是由外事培养出的优秀学生之一。李文倩本科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音乐表演(古琴方向)专业,博士毕业于韩国世翰大学。

“我非常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李文倩说,“博士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在母校任教,希望能够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到母校任教后,李文倩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致力于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她不仅在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中国琴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古琴艺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还积极组织校内外的各种古琴艺术活动,参加了央视传统文化春节晚会录制、清明中华大祭祖导演组编导工作等,大力推广古琴文化。

像罗婧、李文倩这样由外事培养出的优秀学生扎根母校任教的例子还有很多,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和感恩之心。

在这里,博士都有好发展

青年博士缘何青睐西安外事学院?除了感情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西安外事学院在博士人才引才、育才、留才上的重视和举措。

近年来,西安外事学院不断创新引才思路,拓宽引才渠道,优化引才环境,出台一系列引才政策,比如为引进的博士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丰厚的年薪、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学校根据博士人才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为其搭建相对应的事业发展平台,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实验条件,支持其开展个性化、特色化科研创新。另外,学校建立起健全的人才评价机制,为博士人才提供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其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在育才方面,西安外事学院根据博士人才的研究方向、专业特长和发展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为其配备导师团队,提供科研指导和支持,与此同时为其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比如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培训班和研讨会,为博士人才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学校还特别鼓励和支持博士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访学研修和为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不但拓宽博士人才的国际视野,提升其学术影响力,还鼓励其在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在留才方面,西安外事学院注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以“鱼化龙”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深深地感召和吸引着博士人才。同时,学校积极为博士人才提供周到的生活服务和保障措施,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并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设了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博士人才驻足,以健康的体魄来让博士人才快乐投入工作。

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和行动,让西安外事学院在博士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仅2024年至今,学校就引进了像北京大学李嘉欣博士、清华大学李鋆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窦晨光博士等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博士,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类院校的赞许。优质博士人才的引进,有力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为学校科研创新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不断增加,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今,西安外事学院已经成为众多青年博士心中的理想之地,这些青年博士在外事这个大家庭中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

“西安外事学院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地方。”新入职的一批青年博士说,“在这里工作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很幸福。我们会努力工作,为外事的发展贡献力量。”


文/李浩

责编/武凡

审核/宣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