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要闻 -> 正文

【榜样·学生】本科→硕士研究生→国际中文教师,她从外事走向了世界!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1日   点击量:

朱贞真,西安外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8级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她成功申请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顺利毕业。如今,朱贞真已在英国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工作。从西安外事学院的课堂到英国中文教育的讲台,她的成长故事不仅是关于个人奋斗的篇章,更是一所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现实注脚。

2018年,怀揣着对语言文化的炽热初心,朱贞真考入西安外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西安外事学院是一所大力推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高校,给予学生发扬自身特长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学校设有国际交流中心,与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院校机构建有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为学生开辟了本、硕、博全层次的学业晋升通道。在这里,多元包容的学习氛围、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经验丰富的中外籍师资队伍,以及各种出国留学、交换项目等,不仅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也为朱贞真的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果没有母校提供的国际化平台,我可能永远不敢想象自己能站在国际教育的舞台上。”朱贞真感慨道。

学校精心打造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朱贞真成长的坚实根基。从语音、词汇、语法到中国文学、历史、文化,她在专业学习中积累了深厚的知识,领略到语言与文化交流的魅力。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则进一步拓展了她对教学方法与学生心理的理解,启发她深入思考知识传递的方法。在母校的悉心培育下,朱贞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

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国际中文教育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朱贞真申请了诺丁汉大学的研究生,迈出了追梦的关键一步。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异国求学初期,文化差异的冲击、学业上的严苛要求、跨文化课堂中身份转换的焦虑接踵而至,但她凭借顽强的毅力,主动与同学交流,融入当地生活,迅速适应英国高校的学习节奏。她积极探索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汉语文化的融合,在课堂讨论和学术研究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专注理论学习的同时,朱贞真积极寻找实践机会。她投身于当地中文教学项目,在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角活动中担任主持人,讲述中国茶文化。在诺丁汉大学春晚中,她用古筝演奏东方旋律,还参加了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组织的传统乐器讲座。这些实践经历让她意识到: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是教语言,更是搭建一座桥——桥的一端是严谨的教学法,另一端是鲜活的文化共鸣。而这座桥的基石,正是母校给予她的专业底气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硕士毕业后,朱贞真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英国成为了一名国际中文教师。站在国际课堂上,朱贞真展现出独特的教学魅力。她将语言知识巧妙融入故事与情境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体会中文的独特魅力。她的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语言训练,而是一次次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从西安到诺丁汉,从学生到教师,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她用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对文化使命的担当。母校赋予她走向世界的能力,她则用实际行动为国际中文教育添砖加瓦。回望自己这段国际中文教育之路,朱贞真满怀期许地寄语:“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勇敢地迈出自己的步伐,大胆追求梦想,用我们的知识和热情,点亮世界!”


文字/孙薇

编辑/陈婉莹

编审/武凡

审核/宣策办